2014年1月9日星期四

學習《阿格旺波尊者自傳•奇妙幻化戲論》 17


頂禮依怙主松吉澤仁仁波切!
頂禮大恩上師丹真絨布仁波切!

讓我們共同發無上殊勝的菩提心!
願上師之智、悲、力融入每一位師兄的心相續!
首先我們來複習一下之前學習內容:
原文:
【自從見到上師並與其結下法緣後,我便從未將他老人家當成普通凡夫看待過,基本上都是以恭敬心恒時對之進行祈禱。】
【《金剛經》雲:‘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這個教證就說明了,如不能把上師視為法身佛,僅僅把他當作具有色聲香味觸等特徵的常人,如此惡劣的心念必將遮蔽修行者的自相續,導致其在能獲致殊勝成就的道路上碰到難以逾越的障礙。所以《金剛經》中說‘應觀佛法性,即導師法身……’,以法爾道理[7],就應將上師觀成法身佛。”】
【聽了上師的開示,我心裡油然而生出一種定解:所謂的金剛持其實就是上師!從此之後,無論距離上師是近是遠,也不論處於白晝或黑夜,冥冥之中總能感覺到上師的清淨智慧無時無刻不在觀照著我,我也恒時處於上師眼前。正因為如此,我連細微的惡念也絕不敢生起,時時刻刻都能以正知正念護持自心。我自己覺得只有這樣才堪稱為隨念上師、隨念佛陀。】
【在此後的日子裡,凡是與我結過傳法、灌頂之緣的具足無量大悲以及甚深恩德的上師,我都會盡一切可能令其生起歡喜心,從未讓上師生過哪怕是一刹那的厭煩心。】
【佐欽堪布索秋表揚我說:“在善加依止善知識這方面,你完全可與善財童子相媲美。”在我的記憶中,不用說對上師,就連對金剛道友的誹謗,乃至僅一句背後非議之類的惡語,似乎也未曾說過,我一直確信自己守持誓言極為清淨。】

以上的內容總結16個字:視師如佛,恒時祈禱,依教奉行、令師歡喜
再總結一下2個字:信心
再總結一下5個字:智慧的信心

全知無垢光尊者在《如意寶藏論》中宣說了依止上師的功德:“要想趨向解脫的諸位必須依止上師善知識,因為只有依靠他才能步入正道、辨別取捨、圓滿資糧、淨除障礙,消除魔障違緣,將來自己獲得大的菩薩聖者果位以後很快成就菩提。
薩繞哈尊者說:“何人未曾飽飲上師尊,除惱清涼竅訣甘露水,彼者縱然多聞論典義,亦於乾燥荒地而渴死。”
一切佛經、續部、論典中從來沒有提過不依止善知識和善友而依靠自我造就及有膽有識就得以解脫和成就佛果的歷史。
我們慎重觀察一下,不依止上師和善友,自己會不會修成解脫道。通過這般觀察自會發現,自己絕不會修行成就。為此,務必要依止一位上師善知識。

大恩上師丹真絨布仁波切開示:
有的人常常說自己菩提心不夠,修行也不好。
之所以修行不好,最主要的是對上師三寶沒有太大的信心。如果非常有信心,生起菩提心並不難,心裡也不會有什麼煩惱,所以在沒找到根本上師之前,需要好好地觀察上師。
 確定上師之後,上師就是顯宗皈依三寶中的佛寶、法寶、僧寶,上師也是密乘皈依境中的上師、本尊、空行,上師也是過去的燃燈佛、現在的釋迦牟尼佛、未來的彌勒佛之三世諸佛無二無別的化現。
生起對上師這樣的信心後,自然就會生起無偽的菩提心,“貪嗔癡慢疑”在心相續上也會消失。
 我們現在有沒有這樣的信心,一定要細心地多觀察。有些人感覺到上師對自己很好,說話很客氣,或者感覺到了上師的加持力,這些時候就對上師的信心很大,心裡就想著要好好祈禱上師;
如果覺得上師對自己不好了,或者自己遇到了困難,就認為沒有得到加持,心裡開始冒出一些不好的念頭,這其實是沒有信心的表現。
在大圓滿的教法下,想即身成就,度化眾生,生起真實無偽的菩提心,最關鍵在於對上師的信心。如果對上師沒有很大的信心,無論怎麼樣修行都很難成就的,
如果真正對上師有信心,覺得上師和佛菩薩一丁點兒差別也沒有,努力與上師相應,生起菩提心是很自然的事情,希望即身成就、證悟解脫,都能達成。所以我們要好好地觀察一下自己的信心。

那麼什麼是智慧的信心呢?
就是無論快樂還是痛苦、順緣還是逆緣、健康還是疾病,一切都是上師的加持,都是上師的悉地。這樣不動搖的穩固的信心,就是智慧的信心。

【上師法語】.對於真正想解脫的人來說,找到根本上師是頭等大事。藏人有種說法:一個人拜一百位上師,這樣他幾乎沒有辦法成佛;另一個人只跟著一位根本上師修行,信心很穩固而堅定,這樣他成佛就很快。這就是智慧的信心。所以說,關鍵還是要發心找到根本上師,然後全心全意地依止根本上師,先修什麼、後修什麼,完全遵循根本上師的要求來做。

歸根到底,歷代傳承祖師的實修經驗證明——大圓滿的不共證悟,其核心是憑著對上師的完全信心,因而獲得不可思議的圓滿成就,而非僅靠學識與自誇等。(摘自--怙主松吉澤仁仁波切略傳•本初智慧明燈)

下面繼續學習“密傳”的內容:
下面的內容涉及到生圓次第。根據教理,當心中沒有菩提心的時候,實修生圓次第沒有什麼意義。所以不再詳細講解,師兄們瞭解一下就好。

原文:
修完上師瑜伽後,恩師讓我繼續修一個生起次第,並給我詳細傳授了《執命四釘[8]之竅訣•三界妙用梵天音》,同時還傳講了《通向密嚴刹土階梯之釋難》。
他特別強調說:“五種次第在瑪哈約嘎與阿努約嘎的修煉中是必不可少的要訣,《嘿嚕嘎嘎兒布續》中雲:‘金剛誦和專注心,加持自我及光明,以及雙運之修法,稱為五種之次第。’
對這方面的講解,恩師阿哦仁波切的詮釋是最為透徹的,我也將其作了簡略記錄。”通過反復多次的解惑與問答,自己終於對金剛二次第有了真正的瞭解。
在修生起次第的過程中,上師指出:針對平庸的顯現與執著,通過修持明清形象、提念清淨、堅固佛慢,使生起次第修至三境之力圓滿為止。
在其他宗派中,並未于初始之時就闡明大等淨的見地……按理說,修行應建立在一個堅定不移的定解上,如果首先就能樹立起大等淨的定解,然後再修生起次第,這就是生圓雙運的修法。
(你準備修的)《內修持明彙集》,若依續部字面上的意思理解,當屬阿努約嘎;但從伏藏內涵意義來看,三根本修法應屬上師修法。
其中‘無改覺性空明中’的意思,應謂阿努約嘎中講的將界智無二的妙力顯現觀想為本尊。
不過這一次是依照瑪哈約嘎的三種等持使自心入於三摩地,因此當觀其本體為空性,妙光(自顯)為大悲,形象顯現為吽字,從中開始觀想所有能依及所依壇城。
在此過程中,時時憶念以因位元推理、文字推理、加持推理而觀修。

上師和諸佛菩薩如何回向,我們亦將過去、現在、未來的一切善根,作如何回向:

文殊師利勇猛智 普賢慧行亦複然
我今回向諸善根 隨彼一切常修學
三世諸佛所稱歎 如是最勝諸大願
我今回向諸善根 為得普賢殊勝行

生生世世遍遇清淨師 不離殊勝妙法恒受用
十地五道功德勝圓滿 祈願金剛持位速證得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