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禮依怙主松吉澤仁仁波切!
頂禮大恩上師丹真絨布仁波切!
頂禮大恩上師丹真絨布仁波切!
讓我們共同發無上殊勝的菩提心!願上師之智、悲、力融入每一位師兄的心相續!
昨天我們已學習到: 後來聽說上師私下裡曾給一些弟子講:阿樂(對阿瓊的親切稱呼)見到了大全知。他對此稱讚有加。
今天接著上邊繼續學習
又過了少許時日,上師教導我說:“‘當知勝義俱生智,唯依積資淨障力,具證上師之加持,依止他法誠愚癡。’如其所說,在積累順緣資糧方面,供修曼紮羅確實相當重要。雖然常規儀軌中僅劃分了共同與不共兩種方法,但阿哦仁波切將其劃分為顯現化身曼紮羅、實相報身曼紮羅、周遍法身曼紮羅這三種方式實具有甚深意義。”
他將有關問題詳細地講了一遍,接著又說:“此外,在自身上積累資糧的修法是革薩里(斷法),此法簡單易行且成效顯著。大全知在《心性休息》中把它跟上師瑜伽結合在一起,但晉美郎巴尊者(智悲光尊者)是把這種修法與曼紮羅以及外、內積累資糧的方法合在一起。不管怎樣,總之,斷法的修持都是非常重要的。”
接下來,上師詳細講述了四大齋食的觀修次第,並強調早晨要進行素齋,中午實行雜齋,晚上則為葷齋。而黑齋則暫時不用修持,因它只適合個別人。且修持時需要到鬼神盤踞的地方,而動量有時長時間都不出現。即便動量出現了,結量又有可能不到位。等結量到位了,斷量又沒有實現。遭遇到這種境況的人才應該修黑齋,不過這些細微的差別如今已很少有人能夠掌握了。”上師言畢又將《斷法空性笑聲講義•六度青春》和阿哦仁波切對其所作的講義結合起來予以傳講。
按照上師的教言,我將曼紮羅和捨身斷法相結合而修持,結果於每晚的夢境中都見到了充滿新舊屍體與各種飛禽猛獸的大屍陀林。我感覺自己的神識發射出去後化作忿怒母,將自身的肉體佈施給屍陀林中的飛禽猛獸和屍陀林主。
我將這些夢境情況告訴給上師,他便問我:“你是否感到恐懼?”我回答說:“沒什麼可害怕的。”這時上師開起了玩笑:“你見到的屍陀林是俄匝拉德屍陀林,若見到這個屍陀林,忿怒金剛手也會嚇得握不住手中的金剛杵,你又怎可能不害怕呢?”“我的心已經飛射到了虛空當中,變成了萬佛之母,我想再不會有比她更厲害的鬼神了吧。
再說心本來就是空性的,也感覺不出有什麼可怕的。”我直言道。“不要說大話了,難道你比金剛手菩薩還厲害?夢裡出現的一切景象,都與修捨身斷法有關,(只是)不知是好是壞。”上師邊開玩笑邊教導我說。
我不解地問上師:“那麼當今有些所謂證悟空性的人,看上去其煩惱並未減少,這是為什麼?”
這時上師略顯不悅地說:“他們證悟的只是口頭上的空性而已,現在的這個末法時期,那些所謂證悟空性和覺性之人,自稱見解高超,而他們造惡業的膽量同時也大得出奇。行為越來越粗暴,煩惱越來越重,這些人把全部精力都投入於口頭的見解上,遇到生死中陰的關鍵時刻,其表現連一個善良的老太婆都不如。因此說,身為一名寧瑪派弟子,首先應依靠寧瑪派道次第如《大圓滿心性休息》等法門,努力清淨自相續,在了悟大圓滿的甚深見解後,再持之以恆地不懈修行。而修行時,見解應當廣大無礙,行為卻應小心謹慎、取捨細微。
嘎丹赤巴仁波切、夏則法王、香則法王、薩迦法王都不約而同地以晉美郎巴尊者為師,其原因主要即在於寧瑪派的理論和實修次第緊密相連!現在,我倆就以足夠的時間來修習四加行
依照阿哦仁波切制定的常規修法,《心性休息》的前行部分,從‘人生難得’開始到‘行菩提心’的學處——六度之間,至少需要用146天的時間來修習。修完以後,上等修行者即能夠成就四禪定;中等修行者可修成初禪;下等修行者也能達到欲心一境。在此基礎上,進而為其直指大圓滿覺性,如此才能實現標準的止觀雙運。
寂天菩薩也說過:‘有止諸勝觀,能滅諸煩惱,知已先求止,止由離貪成。’如其所說,如果想要了證自性解脫勝觀道,則無論顯宗、密宗,首先都應把修好寂止作為基礎,(其作用可使勝觀)就像不被風吹動的酥油燈那樣穩固而住,因此務必要先修一個標準的寂止,而其首要條件就是必須嚴謹守持以遠離世間貪欲的出離心所攝持的清淨戒律。如果未能真正理解戒、定、慧的開遮之處,僅於口頭上誇誇其談,自詡所修為大圓滿和大手印之引導,所謂的有相寂止和無相寂止已久修多年,此等狂妄之徒不用說真實的禪定,就連欲心一境都不可能修成,只能枉自虛度一生,真是可惜!”
寂天菩薩也說過:‘有止諸勝觀,能滅諸煩惱,知已先求止,止由離貪成。’如其所說,如果想要了證自性解脫勝觀道,則無論顯宗、密宗,首先都應把修好寂止作為基礎,(其作用可使勝觀)就像不被風吹動的酥油燈那樣穩固而住,因此務必要先修一個標準的寂止,而其首要條件就是必須嚴謹守持以遠離世間貪欲的出離心所攝持的清淨戒律。如果未能真正理解戒、定、慧的開遮之處,僅於口頭上誇誇其談,自詡所修為大圓滿和大手印之引導,所謂的有相寂止和無相寂止已久修多年,此等狂妄之徒不用說真實的禪定,就連欲心一境都不可能修成,只能枉自虛度一生,真是可惜!”
我又問上師:“有相寂止和無相寂止的修法,在大圓滿與大手印當中沒有宣講過嗎?”
上師回答說:“大全知在大圓滿竅訣中根本就沒有講過有相寂止的修法,大手印裡雖然提到了有相寂止的修法,但現在已不大適用了。雖然過去有許多掌握竅訣的具相上師可以將小木塊或小石塊當作對境,通過斷除五過、依靠八種對治行及九住心的修法,修成標準的寂止,然而當前有些人在不具任何竅訣的情況下,一味地對小木塊或小石塊等所緣境強行專注而修,這種人別說真正的寂止,連寂止的氣味都聞不到。
宗喀巴大師說過:‘有些人不懂得禪定的安住分應當建立在意識上,(他們)反而將安住分建立在眼識上,智者對此深感可笑。’大圓滿這一無上法門的引導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針對所緣外境根基者,從修行上尋找見解;另一種是針對覺性自現根基者,從見解上尋找修行。大全知的大圓滿引導方式之整體風格,雖然傾向於第二種,但在實修的時候,若依循第一種方式來修會有諸多益處。因此應當從前行開始修持。雖然僅依前行修法欲成就標準的寂止會有一定的難度,然而卻完全可以修成欲心一境。”
那一年,上師給索甲喇嘛師徒及阿旺丹增師徒詳細講述前行,我也趁此良機聽聞了一次前行並作了筆錄。此後的修行過程中,自覺內心隨外境而轉的狀況有了(一定程度的)緩解,無論觀察修還是安住修,都變得輕鬆自然。沒過多久,自心即完全專注於禪定狀態,觀和住都蕩然無存。於自性明空境界之中,自然放鬆,接著一切顯現都變成了明點。再後來,明點也消失於禪定之中,任運現出無任何顯法之境。
上師和諸佛菩薩如何回向,我們亦將過去、現在、未來的一切善根,作如何回向:
文殊師利勇猛智 普賢慧行亦複然
我今回向諸善根 隨彼一切常修學
三世諸佛所稱歎 如是最勝諸大願
我今回向諸善根 為得普賢殊勝行
生生世世遍遇清淨師 不離殊勝妙法恒受用
十地五道功德勝圓滿 祈願金剛持位速證得
文殊師利勇猛智 普賢慧行亦複然
我今回向諸善根 隨彼一切常修學
三世諸佛所稱歎 如是最勝諸大願
我今回向諸善根 為得普賢殊勝行
生生世世遍遇清淨師 不離殊勝妙法恒受用
十地五道功德勝圓滿 祈願金剛持位速證得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