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4日星期四

人生的意義 ——2013年丹真絨布仁波切麗江護生節開示

人生的意義
——2013年丹真絨布仁波切麗江護生節開示




如果從第三世大寶法王時期建寺院開始算起的話,色登寺已經有近700年的歷史了,是一座歷史比較長的寺廟。[①]我今年30歲了,但我學的知識很少,小時候只學過藏文,沒學過漢語,像漢地很多人那樣從小學一年級一直讀書到大學,我沒有那樣的機會。而且,漢語我也沒有學很久,也沒有真正的專業老師教我,主要是我自己自學的。所以,等下我講的時候,大家肯定會有一些話聽不太懂,不過聽不明白的可以再問我,沒關係的。我們都是朋友,大家不要覺得這是活佛,需要尊重一下,這個不需要的。我們大家都是平等的,如果沒有聽懂的話,可以再問我,我擔心你們可能有些地方會聽不懂。
一般情況下,藏地的寺院是藏傳佛教,漢地的寺院是漢傳佛教。很多漢族人認為藏傳佛教就是藏傳佛教,漢傳佛教就是漢傳佛教,是不一樣的,很多人有這樣的想法,但其實不是這樣的。我們都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藏地和漢地的佛教都是真正的佛教,只是穿的衣服不一樣、說話的方式不一樣、民族不一樣。藏地有活佛,但很多人不知道活佛是什麼、活佛的含義是什麼。佛轉世出來的人,就叫活佛。那他是怎麼轉世出來的呢?比如說,色登寺第一世活佛是薩繞哈尊者,印度八十四大成就者之一,釋迦牟尼佛圓寂以後400年才出現薩繞哈尊者。薩繞哈尊者的弟子是誰呢?龍樹菩薩,很著名的一位上師。尊者從第一世開始一直轉世到今天,轉世了十四次。活佛是怎麼找出來的呢?很多漢傳佛教的人認為,“活佛呢,就是往一個瓶子裡裝很多名字進去,搖一搖,再從裡面隨手抓出名字來的那一個就是活佛。”在有些人看來,好像活佛是可以隨便找的。但真正的活佛是怎麼樣的呢?比如說,色登寺活佛準備走的時候,就要寫下他下一世的轉世資訊:哪年哪月會再回到人間來,名字叫什麼,爸爸的名字叫什麼,媽媽的名字叫什麼,是哪個地方的等等。這些資訊會寫得很清楚,要留下一封信,然後他再圓寂。以後,他的弟子或他的侍者根據這封信去找他的轉世就可以了。這就是活佛,活佛的含義、怎麼尋找活佛,就是這樣的。
那我是不是這樣的呢?當時色登寺上一世活佛留下了一封信,所有這些程式也都是經過了的。現在,雖然我名義上是一位活佛,但從個人修行方面來講,我的慈悲心、菩提心都不夠,修行很差很差,其他的高僧大德和過去的上師們的修行都很厲害很厲害,和他們相比我還差得很。不過,從發心來講,我的發心是清淨的,我很愛大家,很愛所有的眾生,沒有太多的執著和分別,對所有眾生都平等對待。
今天能在這裡見到你們,還能在這裡講一些佛法方面的知識,我很高興。今天我想在這裡講的是:我們到了這個人世間,怎樣才能讓我們的生命過得有意義、有價值。
一、壽命無常決定趨近死,貪重此身或成致死因
首先我們想想,對於我們現在所有的人、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人來說,最重要的是什麼?就是我們的生命。不但是人,動物等其他眾生最看重的是什麼呢?也是生命。生命是我們一生中最重要、最看重的。但是,不同的人對待生命有不同的看法。一般人是怎麼樣的呢?知道自己會死,早晚都會死,可是,什麼時候死我們卻都沒有把握,所有人都沒有把握。當然,大家心裡還是希望能活很久很久,活很長很長時間,能活到8090歲,我們有這樣的期望。所以,大部分人過去、現在和未來一直都處在沒完沒了的計畫中,有很多的計畫和目標,結果卻在忙碌中迷失了自己。
可是,我們想活很久、活很長時間是不可能的。現實告訴我們,我們的生命是短暫的,無常的,無常就在身邊,生死就在呼吸之間,大家都應該認識到這一點。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一部叫《一千種死法》的紀錄片,人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死去,這就告訴我們人的生命非常短暫、非常無常。可見,希望能活很久這種想法是沒有任何理由的。
為什麼呢?因為我們今天活著,明天就可能死了。誰也沒有明天不死的把握,你沒有把握,我也沒有把握。下個月還能活著嗎?我們有沒有這個把握?沒有把握的。明年這個時候還能在這個世界上活著嗎?我們大家都沒有這個把握。我們的生命是非常短暫的,也沒有任何的理由去相信我們還可以活很久很久。
我們現在希望可以活很久,希望永遠不會死,這樣的想法是非常不對、非常錯誤的。我們現在大家都覺得“我會死”,有這樣的想法。所以,我們會去尋找看哪個東西對我們更健康一點,哪個更能讓人長壽一點,哪個可以使我們更好更完美一點。我們會去尋找這些,吃保健藥品啊,吃很多很多保養的東西啊,吃這個肉吃那個肉啊,各種各樣的。為的是什麼呢?為了自己更健康,為了可以活得更久一點,很多人就去吃這些東西。聽說有漢族人把猴子抓過來,把它的頭蓋骨打開,在猴子還活著的時候、沒死之前,就把它的腦子吃掉。很多人認為這樣吃了,人會更聰明,而且更健康活得更久,有這樣一種說法,是不是真的我不知道,反正我聽過這樣的說法。如果真這樣,那是非常愚癡的。而且,如果去這樣吃的話,也許是有幫助,也許反而會更加麻煩,成為你的一個死因。
我們穿衣服時為了讓自己更好看而戴一些裝飾品,或為了讓自己更健康而吃一些食物,這些都可能會成為自己的一個死因。我們藏地有一個人,有一天他去山上幹活,下山回來以後他很餓,非常餓,就吃了一點糌粑,吃了一塊牛肉。那天他吃了一大塊牛肉,吃進嘴以後他吞不下去了,卡在喉嚨裡,結果因為這個原因噎死了。平時大家也吃糌粑也吃牛肉,都不會死的,但是那天就成為了他的一個死亡正因。所以,在我們現在這個社會,死亡是隨時隨地可能到來的,隨時隨地會遇到,死期是不定的。而且,當死亡正因來臨時,我們根本看不清楚,分不出來。它真正來到我們面前的時候:這個是死亡之因嗎?或者不是?我們根本看不出來。
二、隨順物欲輪回墮落因,取捨善惡光明解脫途
在這麼無常這麼短暫的生命裡,我們一定要抓住這寶貴的人身,沒有抓住的話就非常可惜了。怎麼去抓住它呢?我們一定要利用這麼寶貴的人身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讓人生有價值。那什麼是有價值有意義的人生?特別是對現代人,怎麼樣是有意義的呢?很多人認為,我賺了很多很多的錢,有很大很大的勢力,物質生活很豐富,工作順利,身體也很健康,這樣,我的人生就有了意義,很多人認為人生的意義就是這樣的。人生中的物質生活也好,工作也好,是真正有意義的嗎?真正有價值的嗎?不是的。真正的意義、真正的價值在物質生活中永遠也找不到,物質生活只能是一種暫時的生存方法。比如說,我有錢,我賺了很多很多的錢,我的物質生活很豐富,我有房子有車,我的房子裡堆滿了珠寶,有瑪瑙、珊瑚、天珠、鑽石等等,什麼都有了。但是,我所擁有的這些都只是暫時的人生滿足,永久的滿足是沒有的,而且這是沒有真實意義和價值的。從外在去尋找人生的意義和價值,或者從物質中去尋找的話,是永遠找不到的。
那怎麼樣的人生才是有意義的呢?怎麼去尋找人生的價值呢?
我們每個人都要選擇一條道路,人生要有意義,需要選擇什麼道路呢?光明道。那光明道又是什麼呢?我們佛教把生命的未來分為四種,第一種是從光明走向黑暗,第二種是從光明走向光明。還有兩種,從黑暗走向黑暗,從黑暗走向光明。光明道是什麼呢?光明道是上面三個道:人道、天道和阿修羅道。下面還有三個道:餓鬼道、旁生道和地獄道。六道就分為這兩種層次。
先講從光明走向黑暗。在我們人間,如果我們人活著的時候做了很多不好的事,傷害了很多生命,造了很多的惡業,那麼,這樣離開這個世界以後會去哪裡呢?去旁生道、餓鬼道或者地獄道。這就是從光明走向黑暗,本來你在光明道,現在你走到黑暗道了。從光明走向光明是什麼呢?我們活著的時候,多行善法,不能傷害其他的生命,多做有愛心的事,從佛教的角度來說就是要有慈悲心、菩提心。你們也許知道慈悲心和菩提心,也許不知道,但我們多幫助其他人、多行善法的話,那就可以從光明道再走向更光明的道路。這個時候可以去更好的地方,也可能去淨土,這就叫做從光明走向光明。那從黑暗走向黑暗是什麼呢?比如說,老虎、貓等動物,它們經常傷害其他生命,每天都吃肉殺生。貓每天只能想到什麼呢?想到什麼時候可以抓到老鼠,什麼時候可以吃到老鼠肉。它每天都在想怎麼傷害其他生命,沒有想過如何幫助或救助其他生命,沒有善念,老虎也是一樣的。看《動物世界》裡,老虎、豹子等抓羊或者兔子等其他弱小動物來吃,殺死很多很多生命,結果它們會怎麼樣呢?它們這一生離開了以後會到哪裡去呢?會去更不好的地方,而不是到好的地方。這就是從黑暗走向黑暗。那從黑暗走向光明又是怎樣的呢?也有一些眾生可以做到,比如說,在某一個寺院,有些眾生每天都能聽到念佛經的聲音,而且可以轉繞佛塔或者佛像。或者有些寺院在山上,要拉水的時候,一些犛牛啊馬啊騾子啊驢啊等等就去背水,供僧人或寺廟用,做了很多積累資糧的事情。這樣,當它們離開了以後,就可以得到人身,或者能到更好的去處。這就是從黑暗走向光明。
我們現在這一生完全可以像這次很多師兄一樣護生,也來幫助一些動物或者其他的生命,平時我們也可以從善心出發組織一些有愛心的活動説明其他人,或者組織放生等等。如果大家這樣做的話,我們就可以從光明走向光明,比如未來可以得到更加圓滿的人身。這樣走的話,人生才有意義,才有價值。
特別是,像我作為出家人,我的人生目標是什麼呢?我的目標是:這一生當中能夠從輪回裡面解脫。解脫,就是從輪回中出來,我希望可以解脫。如果我能夠解脫的話,這才是我人生的真正意義,真正價值。也許你們不知道解脫是什麼,但是你們多放生、多舉辦善法的活動就很有意義。大家現在的生活應該都不會很差,都還可以,如果大家肯去做的話,多多少少都應該有這方面的能力。我們多保護環境,多保護生命,多幫助一下那些更可憐的眾生,多放生,多幫助其他人,不要傷害其他人,這樣的話,人生也才有意義,才有價值。
三、善惡因果皆規律,慈悲善良果可期
其實很多人都知道因果,行善有善報,做惡就有惡報。那因果究竟是怎麼來的呢?它本來是一個客觀存在的自然規律,不是某個人創造的,也不是神、上帝或者佛菩薩創造的。我們這一生能夠多行善法、少做惡,下一世就可以得到人天的福報。我們現在想一想,我們做人了,而且做得這麼舒服,我們的人生雖然有一點各種各樣的煩惱,但人生還算是圓滿的,眼耳鼻舌或者我們整個身體的享受,或者生活的過程,也還可以,而很多動物,很多生命,非常非常可憐,如果成為地獄道或餓鬼道眾生的話,就更加可憐了。那它們為什麼不能做人呢?因為它們前一世造了很多的惡業,所以這一生得到了這個惡果。而我們前一生做了很多善法,這一生才得到了這個人身的善果報。所以,因果是不會錯亂的,行善有善報,作惡有惡報。
如果從廣義的方面仔細地講的話,因果有很多很多,我也講不了,但是,簡單來講的話,就是我們要多行善,少做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是肯定的。如果有人說沒有因果,那他肯定有點問題,或者是思維方式有一些問題。為什麼這麼說呢?雖然從小時候到現在,我成長的環境一直是作為一個喇嘛、一個出家人的環境,但是,我的經歷當中也遇到了很多人,也見到了很多人,他們的因果報應,行善的有善報,做惡的有惡報,我都看到了,所以我很相信因果。但是,有些人不相信這個。當然,我們現在不相信因果、不相信輪回也沒關係,希望可以慢慢來,實在現在不相信因果,做不到的話,可以慢慢來,慢慢培養。
我現在強調的是,無論你是在單位上班還是做生意,無論你學佛還是不學佛,無論你信因果還是不信因果,都沒關係,但你都一定要做一個好人,做一個善良的人!這是我強調的重點。
為什麼呢?
善良和現在這個社會有非常大的關係。如果每個人都不善良,世界會很亂;如果每個人都很善良,世界很容易和平。我們的慈悲心、善良對這個世界非常有幫助,非常有好處。那我們怎麼做到善良呢?一定要培養。怎麼培養呢?平時我們可以多做有愛心的事,特別是,我們現在很多年輕人對自己的父母一定要孝順。當然,大部分人對父母都是孝順的,但也有少數人不孝順。第一我們要多孝順自己的父母,第二要多幫助其他人,不要再傷害其他的生命,多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
道德和我們現在的幸福感也非常有關係。我們這樣多培養道德以後,會容易生起慈悲心,有了慈悲心以後,我們才會有幸福感,才能減少煩惱。如果沒有慈悲心,幸福感是不會無緣無故來的,肯定是來不了的。所以,一定要多行善法,培養慈悲心。有了慈悲心後,就會心地善良,人善良了以後,幸福感就有了。有了幸福感,我們的煩惱就會減少。
善良愛心有很大的力量。比如說一個小孩,如果生活在很有善心很有慈悲心的家庭環境中,以後他更可能成長為很好的小孩。如果家庭環境很惡劣,那在這樣的環境裡成長的小孩脾氣等各方面都可能會很不好。我們人是有思維能力的,什麼是好的,什麼是不好的,我們可以選擇,但是也有些人勸也勸不動,說也說不通。有些人對父母、對朋友、對社會上其他人沒有絲毫善心,非常惡劣,這非常不好。我們人是有思想的,知道前前後後思維,有思想,有思維,可是有些能夠思維的人可能還不知道要善良,可能還去做對大家非常不好的事,再怎麼勸說也說不動他,非常可怕。
我們一定要善良,沒有善心的人,結局是很可怕的。而且,我們的一切所做所為,要儘量結善緣。如果廣結善緣,結果會很好;如果不結善緣,結果是絕對不好的。
我希望在座的都是很好的很幸福的人,都是人生特別有意義特別有價值的、非常有愛心的人!而且,從佛教的一位師父、出家人的角度來說,我希望你們能真正皈依佛門,修習佛法,能夠幫助眾生,能夠利益眾生!
紮西德勒!




[]1、百度資料:第三世大寶法王第一次到漢地弘法,是元文宗禮請他前去的。噶瑪巴欣然接受並從祖普寺出發,當他抵達康地的丹順時,突然不尋常地打雷和下雪。噶瑪巴於是進行禪定,在禪定中他明瞭這代表了蒙古皇帝即將逝世。1018曰,噶瑪巴一行抵達北京,並且得知元文宗果然已於兆示顯現的當天過世。
2、元文宗:孛兒只斤·圖帖睦爾(1304216—133292日)。
3、上師第四世——松才讓尊者傳記:第三世噶瑪巴從漢地回藏時,在現今色登寺的對面山上休息,松才讓活佛去見噶瑪巴,請他為自己選一個地方新建一個寺院,可見色登寺建寺是1332年後的事情。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