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廣州開示——丹真絨布仁波切于廣州普巴金剛、大鵬金翅鳥、黃財神灌頂法會上的開示
一、一切顯現本來悉圓滿,應持上師即佛之定解
等下灌頂的時候,大家好好的觀想,做五圓滿的觀想。大家都知道五圓滿,你們大部分都是老菩薩,只有個別人是剛剛學佛的。有些人認為自己學習很好,修行很好,對上師對諸佛菩薩很有信心,可能大部分人都這樣想。大家對《大圓滿前行引導文》至少也看過一兩次,都應該知道五圓滿,本來可以不用重複給大家講,但是,今天我還是要簡單的說一下。
大家要好好觀想五圓滿。灌頂上師是黃財神、普巴金剛和大鵬金翅鳥;在這裡坐的師兄們都是佛父佛母,男的都是觀音菩薩,女的都是白度母;我們這個房間也不是水泥鋼筋結構的普通的凡夫的房子,而是光明淨土;傳承的法不是上師隨隨便便念的法,而是大乘佛法,是大乘佛法裡的密乘法,是非常難得非常殊勝的。時間上,並不是今天有明天就沒有了,而是永遠不斷的。很多人認為,我白天念佛,得到灌頂或聽法,晚上睡覺的時候就沒有了。不是這樣的,我們白天晚上都在念佛,都在聽灌頂,都在聽法,從來沒有斷過,未來也不會斷的,要這樣觀想,而且事實上也是這樣的。
因為我們都是凡夫人,過去修行的過程中,對上師是不是佛沒有真正的想過,也不追求。那在這方面不去努力修,你心裡會不會自然而然地生起上師是佛的清淨心呢?不會的,你和我都沒有這個境界。我現在只是勉強的觀想“上師是佛,上師是佛!”從開始學佛知道這個到今天為止,我一直都是這樣的。如果我真的知道上師就是佛,不用勉強去這樣想,不用去追求,自然而然就能夠生起這樣的清淨心的話,那我就不會有今天這麼多的煩惱,我早就或者成就了,或者成佛了,惡業也不會那麼嚴重。所以,我沒有想到上師是佛,一直在學佛但還是沒有什麼改變,還在糾結這個問題。我相信你們也是一樣的,從學佛到今天為止,也許有一點點改變,也許沒有改變。
原因是什麼呢?我們現在沒有自然而然地生起這種清淨心,而是很勉強、很造作地想“上師是佛”,雖然一直在這方面努力去想,但還是會冒出來“上師是不是佛”的懷疑,有些人邪見就出來了。起了這種邪見,心裡就害怕,就盡力克制自己“不能這樣想!不能這樣想!”自己努力去打斷這樣的想法,往好的方面去努力地想。目前我們就是這樣走過來的。如果我們繼續這樣走下去的話,結果會怎麼樣呢?原來怎麼樣未來還會是這樣,以後也就這樣,不會有什麼改變的。
我們接了那麼多的灌頂,見了那麼多的上師,也許有的人心裡有這樣的想法“我現在修得還可以!”有傲慢心。我今天在這裡這樣說吧,你們有的人見了那麼多上師,接了那麼多灌頂,雖然不能說你們聽了那麼多法接了那麼多灌頂白聽了、沒有用,肯定有加持力的,但是也不會得到什麼太多的加持。所以,在這裡,我自己要好好改變,你們也一定要好好改變。灌頂得到了,傳承也得到了,也見了那麼多上師,那麼,現在就要堅定下來,我們的心一定不要對上師和佛有一點點邪見。我們要努力做到不用去刻意造作追求,而自然地生起“上師是佛”、“上師和佛無二無別”的信心,堅定信心,要生起這樣的想法。這樣做,有了這樣的想法和定解後,我相信要不了多久,肯定會有好的效果,我們會有改變的。目前,我們可能沒有這樣的想法,沒有這樣的堅定信心,那現在就要儘量的堅定下來。
我們現在嘴上也說上師和佛無二無別,大家心裡這樣想、嘴裡也這麼說,但其實只是在說話聊天或者聽法的時候才這樣,或者見到一些上師的時候、聽上師開示的時候才這樣想。出了自己家裡、沒有聽法也沒有聊佛法的時候,平時出去的時候我們會不會這樣想呢?不會的。問題就在這裡。
二、智慧信心確定根本師,一心隨師修學定成就
更大的問題是,我們的心很容易變,像天氣一樣,一下就變了。今天天氣很好,有太陽,明天就下雨了,颳風了,我們的心就像這樣很容易變。還有一個問題是什麼呢?現在你們這邊最大的問題是什麼呢?就是自己認為自己修行得很好,一切都知道,一切都學會了,已經圓滿了,有傲慢心。很多人解決不了修行中的問題,信心也不穩固,原因就在這裡,說來說去就是這個問題。
我跟你們說要對上師有穩固的信心,對上師要像對佛一樣有穩固的信心,但你們對我沒有生起信心沒有關係的。我是不是佛?我不是佛,我承認。從你們這樣的角度去看,從我們的角度去看,我是不是佛?我不是佛。但從另外一個角度去看的話,我是不是佛?我是佛。我們所有人都是佛,都是本來清淨的。我們現在正處於發心的出發點上,我現在還沒有發現自己是佛,現在的我還滿是貪嗔癡慢疑,還是以一種凡夫人的方式在做人,我現在還沒有發現我們是佛,還是緊緊抱著貪嗔癡慢疑。但是,我今天的出發點是,無論是灌頂也好、加持也好,念經也好,我完全是為了你們做的哦,沒有一點自私心,我的出發點是好的。我今天講灌頂的時候要做到五圓滿的觀想,否則過去那麼多年學了那麼多也還是沒有什麼效果,如果還是這樣走下去的話肯定不好。你們一定要有穩固的信心,這是我對大家的建議和期望。
你們如果對我有信心,把我視為佛也可以。不把我視為佛也可以,你可以去找一位有信心的其他上師,把他視為佛,你心裡對他沒有一刹那的邪見,堅信他就是佛。你能找到這樣一位上師的話,你就跟著他一起好好學習,這也可以,不是必須要跟著我。不是說只有我才能是你們的根本上師,我不是這個意思。如果你老是覺得找不到上師的話,這是誰的問題?就是你自己的問題。你以為:“我一直在找這樣子的一位上師,但是我就是找不到!”這是你的問題,不是說世界上沒有這樣的上師,其實有這樣的上師。如果你一直這樣走下去,你自己的業障一直沒有消除,一直不懺悔,你自己心裡不改變的話,這只能說明:第一,這是你心裡的問題;第二,你的業障太重了。所以,你就看不見、永遠找不到這樣的上師。我們一定要找到一個根本上師,把心定下來,好好跟隨他修行。
我為什麼要說這個呢?我到廣州的時間說長也不算長、說短也不算短,也有六七年了,而且每年我也至少會來一次。我每次來的時候,你們都會來看我,供養一些錢。不光是你們,其他人也來過。我也送一些甘露丸、金剛結或者其他加持的物品給大家結緣,你們也給我錢,我就拿著這些錢回去了。你們也就拿著我給大家的結緣品,像甘露丸、金剛結或者佛珠啊,拿著這些東西回去了。我們到目前為止就是這樣做的。
那我們就這樣一直過了六年七年的時間,你們得到了什麼嗎?你們什麼都沒有得到。不但在我這裡,除了慈誠羅珠堪布和索達吉堪布以外,其他的上師也都像我一樣,他們的弟子也都像你們一樣什麼也沒有得到,就只是這樣結個緣、見個面就各自回去了。你的業障是不是在你見了上師以後就會完全消除了呢?回到家以後還是和原來一樣多的業障,一點沒有什麼改變。
為什麼會這樣呢?第一是我們的心裡充滿了貪嗔癡慢疑,所以對上師沒有穩固的信心。第二,我們的根基很差。如果我們的根基非常成熟的話,像色登寺第十三世活佛和阿格旺波尊者那樣好,也就不會這樣了。他們之前也沒有見過面,活佛也沒有跟著阿格旺波修很長時間的法,但是,當他在接受灌頂的時候,當阿格旺波尊者拿著寶瓶從右邊轉到左邊的時候,就在這一瞬間,第十三世活佛就證悟空性了。此外,寧瑪巴里也有系解脫、見解脫、聽解脫的法,如果你的根基比較成熟的話,可以僅僅見上師一面就解脫了,見一下就消除違緣了。但是,你是否也是這樣的呢?這首先要看你自己的根基。我們現在都是根基不成熟,無論見上師多少次也沒用的,知道吧?我們現在是怎麼樣的呢?我們見一下上師,結個緣,做一下供養,然後上師走了,弟子也走了。就這樣做行嗎?不行的!
三、無盡世法即為輪回根,勤求出世乃為解脫途
此外,我們現在還有一個問題,見了上師結完緣以後,有些人問了一大堆的問題。有些年齡大一點或者執著一點的阿姨,在上師面前說了很久很久,最後沒有辦法只能打發她們,讓她們走。有些人問問題問了好幾個小時,但他們問的是什麼呢?“我頭痛了、腰痛了、我兒子生病了、我女兒怎樣了啊、考試怎麼樣啊……”等等這些世間法的事情,有一大堆。還有問他老婆那邊的親戚或者她老公那邊的親戚等等等等的,家裡的故事全部說一遍,要說半天才會回去。也有這樣的人,會這樣問問題再回家的。也有些人只是來見一面,喝下茶就回去了的。我們過去就是這樣做的,沒有在上師面前得到什麼開示,只是祈請下加持、打個卦或者問一下生病了念什麼心咒好。除了這些以外,上師也沒有做什麼開示。
那麼,這是不是上師的問題?當然有時候是。而且不用說其他上師,從我目前經歷過的一些事情來看,有些師兄確實是太囉嗦了,這就不想理了。有些時候跟他們說話實在是很無語。這次到深圳時,來了幾位從很遠地方趕來的阿姨,我本來想和她們說怎麼念功課、怎麼以三殊勝來攝持、怎麼修行,但剛開始說的時候,她們說:“活佛,您先等下,我耳朵聽不見啊,我先把耳朵處理好。”意思是,她們要先去處理耳朵,不用先講佛法。這樣的話,我也無語了,我能講什麼呢?也有這樣的情況。當然,我自己也有問題,沒有怪其他人,我自己也有很多做得不夠的地方,發心有時候也不夠清淨。但是,也有像上面這樣的情況。她們既然這麼說了,我也無語了,也沒有辦法了。所以,從我來講的話,過去呢,一半是我做得不好,一半是你們做得不好,我們都沒有認認真真地做好。你們也沒有真正地求出世間法,我也沒有把你們帶到真正的解脫道路上。以前的時間我們就這樣度過了。
但是,從今天開始,我要和大家說,希望從今天開始你們要是認為可以跟隨我的話,就多問我出世間法,不要心裡擔心“去上師那裡問問題會不會怕啊”、“上師會不會不高興啊”等等,不要想這些,可以直接問我。我只在這裡呆幾天,你們有什麼問題都可以問我,即使我晚上不睡覺來回答問題都可以。但是,如果你們天天去求法,今天這裡求什麼灌頂啊,明天那裡求什麼法啊,求完之後你們又不修了,這也沒什麼用。這裡在座的大部分都是我的老弟子了,只有一部分是新來的,那你們已經得了這麼多的灌頂,有什麼用嗎?我相信像作明佛母修法灌頂有些人都已經至少得到過十次了。那你們天天這樣求法卻不修法,我自己也累了,大家這樣也沒有必要,是不是呢?
當然,如果你修四外加行,你在修人身難得的時候有什麼樣的問題,修完後你產生一種什麼樣的感受,或者你在修五加行的時候在什麼方面觀想不清楚,等等,這些都可以問。你們在修加行的時候肯定有很多問題啊,你們不都是班智達吧,是吧?你們都知道這些修法的問題,這不太可能吧?要是這些方面有問題的話,那你們就要問我。不要說白天,即便是晚上我都會給大家回答問題的,這都沒有關係。我希望大家從今天開始好好地修,走上出世間法的道路,不要老是求人世間的福報。當然,可以求世間法,但這不是我們的重心,我們的重心要放在出世間法上。
四、熟讀精思《前行》及《備忘》,實修融入內心最為要
有些人也在天天學出世間法,今天學這些、明天學那些,學很多很多,我們師兄裡面也有這樣的人。我是在學出世間法,今天看這本書、明天看那本書,書看得很多,字面上的內容也瞭解得非常好,但是沒有真正的實修。這樣的話,你是真的很好嗎?我覺得真的是不怎麼好。有時候,我和有些師兄們說:“要多看一下《大圓滿前行引導文》和《前行備忘錄》這兩本書,多反復學習。”他們說:“我學了兩次了!現在已經都學會啦!再去看去學的話也得不到什麼收穫了,沒什麼可以學的,換一本其他書看,可不可以?”他們這樣問我的時候,我覺得,真是的,怎麼說呢,你要看其他的書也可以,但是你要是認為你看了兩遍就已經都學會了,我覺得這說的真是太大的大話了,慈誠羅珠堪布都說他看了三十年,還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多得很。你要是把《前行引導文》和《前行備忘錄》這兩本書好好地學好了,都能深刻理解清楚的話,其他的五部大論啊、《入行論》啊、《菩提道次第廣論》啊、佛法的八萬四千法門啊,你就大部分都已經學會了,可以不用再看其他書了。
有些漢族人有一個這樣的習慣。比如說一個博士,他自己會說他讀書讀了多少年,讀了三年、五年、七年甚至更多年,看了多少多少本的書。他會說“幾百本書,我都看完了!”確實,無論問他什麼問題,他都可以回答。他自己也認為“我已經讀完博士了,看了這麼多書,字面上的意思也都瞭解清楚了。”覺得自己的學問很高,自己心裡也很滿足了,很有傲慢心。聽他講話的人也會覺得:“哇!你看了這麼多書,那你肯定是博士了!”很崇拜什麼之類的,等等。
那現在我們學佛了也是一樣的。“你看了這麼多經書,那你肯定修得很好,就是老菩薩了!”我們會這樣認為,他自己也會說:“我看了什麼什麼書啊,五部大論啊、這位上師的開示啊、那位上師的開示啊……這個經那個論,我都看完了!”他一直說,宣傳這些。這就是一些漢族人的一個習慣。
但看書多不多不是問題的關鍵,主要是其中的細節有沒有思維清楚,思維好了以後又有沒有把法融入到我們自己的內心,所以,我在這裡給大家推薦《前行引導文》和《前行備忘錄》。我以前也講過,我每次在灌頂或者薈供的時候都跟大家講要多看《前行引導文》、多看《前行備忘錄》,有一個師兄就說:“丹真絨布上師天天叫大家看《前行引導文》和《前行備忘錄》,這是因為阿格旺波的師公是華智仁波切,而華智仁波切寫的是《前行引導文》,阿格旺波寫的是《前行備忘錄》,他的上師又是阿格旺波的轉世,所以他推薦大家看這兩本書。”其實不是這個原因,知道吧?《前行引導文》和《前行備忘錄》是藏地四個教派都公認的書,《前行引導文》中沒有寫得非常清楚的內容在《前行備忘錄》中都寫得非常詳細,而《前行備忘錄》中沒有寫詳細的內容在《前行引導文》中都寫得非常清楚。這兩本書結合在一起用,該怎麼修行、或者佛法裡面其他的內容,都已經包含在裡面了。所以,我今天也建議大家多看這兩本書,不但要仔細看,而且要好好去理解和思維,更要在思維好了之後融入到我們心裡。
那要怎麼融入呢?我們現在的所言所行和法裡面所講的是不是一樣,觀察自己,比較一下,這很重要。所以,希望師兄們如果想學習出世間法的話,可以多看書,但是不能變成“法油子”。不能只是天天看書,僅是字面上瞭解法理,心卻老是跑到外面去,不去觀察自己,也沒有具體的實修。這樣肯定不行。
那麼,要怎樣看這兩本書呢?你們多組織起來,推選一個人帶頭或者是大家一起,多學習。我們現在每個月中有三四次的薈供,大家可以在做完薈供後一起多學習一下。可以先學《前行引導文》,也可以先學《前行備忘錄》,或者兩本書一起結合起來學,學習一個小時或者一個半小時,如果實在沒有時間,至少也要半個小時。大家一起學習討論,真的非常好。我希望大家這樣做。這就是我的建議,我推薦大家這麼做,但聽不聽就是你們的事了。
五、功課可以慢慢念,加行切勿遲遲修
再說到修五加行。我們很多年輕人特別是很多老菩薩,你們現在都修完了五加行嗎?我相信十個人裡面只有三四個修完了,大部分人沒有修完五加行。有些人修到一半了,也沒有堅持修完。真的,有些師兄學佛學了七八年、甚至十幾年,但是到現在都還沒有修完五加行。所以,我們要抓緊修完五加行。念功課是很重要,是上師佈置的功課,但是雖然功課很重要,五加行更加重要,五加行最重要,功課慢慢念都可以。要修完五加行,我覺得這很重要。我以前也開示過,無論你學顯宗也好,學密宗也好,修五加行都非常重要。
想要修五加行,就要好好學習這兩本書(《前行引導文》和《前行備忘錄》),要好好地思維,將法義融入我們的內心。我相信,這些全部做好了的話,你們會有很大的改變,肯定會不一樣。上師的加持也好,佛菩薩的加持也好,只有到了那個時候,才可以得到真正的加持。所以,大家要儘快修完五加行,希望大家好好地修起來,我也很鼓勵支持。
六、謹慎遵守業因果,師前懺悔護誓言
以前我到漢地的時候,廣州道場是我們一個主要的基地。廣州道場也有很多師兄,大家也經常做薈供。現在你們覺得是色登活佛變了嗎?我沒有變,原來是怎樣的,我現在還是這樣。如果你們覺得我變了的話,這就是你們的心變了,不是我真的變了。我原來第一次來廣州是怎樣的,第二次來是怎樣的,我現在來還是這樣的,都像原來一樣,我一點也沒有變。
因果是很細微的。像我們這樣的人,特別是像我這樣什麼都不懂、沒有什麼文化知識的人,要想清楚因果關係的話,要想去分析它、解釋它、或者表達它的話,是不可能的。我這樣的人是表達不了、解釋不了的,仔細觀察不了的。但是,我會很相信因果。如果首先不相信因果的話,我連學佛的基礎都沒有了,更不要說當活佛了。你再怎麼談證悟空性、再怎麼談慈悲心、再怎麼談菩提心,如果你連因果都不相信的話,怎麼談得了慈悲心,怎麼談得了菩提心和空性啊?這樣的話你怎麼學佛呢?我解釋不了因果,因為我的文化知識太少太差了;我觀察不了,因為我沒有智慧。我很笨,但我很相信因果,我很相信造什麼因有什麼果,非常相信。
我們學佛的人都要相信因果,否則的話,只是拿著佛珠念咒、看看書,都沒有用哦。我們首先要相信因果。很多人造了一些惡因,後面來後悔、懺悔,當然這些也是可以懺悔的,比如說墮胎啊殺生啊,這些是可以懺悔的,但有些事情是永遠也不能懺悔的。為什麼呢?我們不能違背金剛上師。比如說,我從我的上師那裡求了大圓滿竅訣,他就是我的根本上師,如果我違背了上師的話,以後就要下金剛地獄,這是百分之百的事情。如果我這樣做的話,我相信我百分之百要下金剛地獄。那我現在去懺悔,去找蓮花生大士,在他面前說:“啊,蓮花生大士,我做了這樣子的惡業,我向您懺悔!”蓮師會說:“哦,好好好,可以,你懺悔了,你的惡業清淨了!”這可能嗎?蓮師不可能會這樣說,這樣也懺悔不了,必須要回到自己的上師那裡懺悔,自己的上師說“可以了,我和你之間沒有任何的事情了,你清淨了。”他這樣說了的話,我再好好懺悔,才能把惡業清淨。除了這個以外,沒有其他懺悔的方法。比如說我們殺了一個人,我們可以不用去那個人家裡在他父母的面前懺悔,可以在佛的面前懺悔,或者好好轉壇城。但是,如果違背了金剛上師,必須要回到自己的金剛上師那裡才能懺悔清淨。除了這個方法以外,這樣的惡業是懺悔不了的。這非常重要,是非常重要的問題。大家一定要注意,好吧?金剛上師,特別是賜予我們竅訣的上師、根本上師,這是很重要的哦,問題也就在這裡。所以,我們一定要注意,不能造這樣的因,否則它的果很麻煩很嚴重。
七、侵損僧團千般罪,護寺弘法萬樁功
我們戒律中有五條後果非常嚴重:殺爸爸、殺媽媽、殺阿羅漢、破壞僧團、出佛身血。什麼是破壞僧團呢?比如我為僧眾做事,但是做事的過程中把僧眾的金錢拿來給自己用了,沒有給僧眾用,這就是一種破壞僧團的很嚴重的情況。它和破了三昧耶戒差不多,有非常嚴重的惡業。這不是我說的,你們可以看一下阿彌陀佛的往生淨土法門,羅拉千珠仁波切對這個也寫得很清楚。他也說了,因果不是佛陀創造的,也不是某一些上師創造的,它是一種自然的規律,是客觀的。所以,我們大家一定要多注意。我們為弘揚佛法、為眾生、為上師、為佛陀做事是很有功德的,很有加持,這本身非常好,但有些事情要多注意一下,否則反而會帶來一些不好的惡業。
但我現在這麼說,有些人可能又會想:“哦哦,這樣的話,那我不敢去做寺院的事情啊!”或者認為弘揚佛法就不要大家去做事了,但不是這樣的。你能度得了一個人,你就度一個人,你為了寺院、為了弘揚佛法做一點事情,好好發清淨心,好好地把寺院的事情做好,比如說幫助建壇城或者轉經輪,比你在家裡閉關三年的功德都要大,知道吧?因為在很長的時間裡,很多眾生都會轉這個轉經輪,它的功德力非常大。如果你自己呆在房間裡閉關修了三年,這對自己來講的話很好,但是對其他眾生來講的話並沒有大太的利益。
所以,我們大家不要怕,也不要怕辛苦,放生也好、在道場裡做事也好,要發清淨心,儘量多做一些事,這非常重要。否則,我也累了,你也累了,他也累了,自己也怕累,也不敢去做這些事,我覺得這樣想的話也不怎麼好。總之,我們自己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儘量幫忙多做一點。這個佛堂是一個道場,不是某一個人的。我以前也說過,色登寺不是我一個人的,其他寺院也是這樣。色登寺是大家的寺院,這個道場也不只是色登寺的道場,是大家的道場。你做事情不是為了讓我高興,而是為了給自己積累資糧,是為了度化眾生。積累了充足的資糧,才能有智慧。
我們剛才不是也念了“願諸眾生永具安樂及安樂因……”嗎?我們在念四無量心的時候發了願:願如母眾生現在得到安寧、究竟得到成就。我們每天早上在念皈依發心、四無量心的時候,都發了願。既然這樣發願了,我們就要採取實際行動啊!不行動,怎麼行啊?那我們要從哪些方面行動呢?就是要從做事情上行動啊!我們要弘揚佛法,但我們現在有條件建一個一百平方米的佛堂或者一尊一百米高的佛像嗎?沒有這個條件。我們只有從非常具體細小的事情上開始做起,比如說,我們要把這個道場做得更加如法、更加完美一點,做得更加有條不紊。如果一個什麼都不懂的師兄來到這個道場以後,我們的師兄可以非常專業非常恰當地和他交流,令他心裡非常歡喜,就在這樣的一瞬間,他心裡對佛法對上師生起了很大的信心,這也是你們度了一個人。大家好好多思維一下這些吧。